全省小微权力“监督一点通”服务平台试点建设工作自去年8月份开展以来,明光市纪委监委高度重视,精心组织,周密部署,迅速行动,围绕“看得见”“上得快”“讲得清”“管得住”要求,突出抓好谋划部署、宣传培训和投诉办理等,小微权力“监督一点通”服务平台试点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。截至目前,该市共受理平台投诉41件,其中已办结37件,不予受理4件。
一、围绕“一个目标”,在高度重视下迅速启动
紧紧围绕“监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”总目标,坚持高位谋划、高点起步、高效推进。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、第一时间召开动员部署会,确保试点工作有支持、有保障。强化组织领导,明光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、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,市纪委监委办公室、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分别负责平台建设和推广使用工作,并明确专人负责,确保平台建设有领导分管、有部门负责、有专人管理。同时先后多次深入镇村进行实地调研指导,对平台建设、使用中发现的问题现场指导解决。对平台反映的问题诉求实时提醒,督促监督单位及时转办,做到当日投诉当日转办。
二、绘制“两张图表”,在精准把握下有力发动
绘制试点工作路线图。结合明光实际,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,按照时间节点制定工作路线图。8月中旬,明确平台建设模式和业务办理模式,完善监督事项清单5类32项。8月下旬,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,开展集中培训,积极筹划平台上线运行。9月6日,平台正式对外开放,接受第一起问题投诉。10月,在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建设长效工作机制,确保平台运行顺畅。绘制问题办理流程图。聚焦投诉问题办理程序规范化,分别制定乡镇(街道)和相关职能部门投诉问题办理流程,从受理、转办、回复、审核等环节,进一步明确监督单位、责任单位工作职责、内容及要求,切实规范平台办理行为,提升办理质效。
三、强化“三大举措”,在统筹调度下高效推动
拓宽宣传渠道,在群众“看得见”上下功夫。在明光市政府网、明光市纪检监察网,以及5家单位微信公众号设置平台二维码图标,在全市范围内张贴宣传公告1050份,印制宣传单2万余份,发动市镇村干部转发微信工作群、编发微信朋友圈,利用抖音公众号发布宣传抖音,提高覆盖率和知晓率。贴身服务指导,在群众“上得快”上下功夫。建立小微权力“监督一点通”微信工作群,加强业务交流、线上指导,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。每个村民组指定一名业务指导员,负责平台推广宣传和使用指导,充分发挥贴身服务、就近指导作用。加强培训演练,在业务“讲得清”上下功夫。围绕熟知平台功能、熟练操作流程的工作目标,采取分级培训+模拟演练方式,一体推动“市+镇+村”三级业务水平同步提升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开展各类培训40场次,培训业务人员574人次;服务平台群众端累计访问252416人次。
四、建立“四项机制”,在创新规范下长效驱动
建立日常联络、业务办理、会商协商、反馈回访“四项机制”,规范平台运行,提升服务质效,实现小微权力“管得住”。日常联络强运维。各责任单位、监督单位指定一名年轻且熟悉电脑操作的业务人员,负责平台运行及日常联络工作。业务人员通过微信工作群等多种方式进行沟通交流,遇到问题线上及时指导解决。业务办理“加速度”。根据投诉问题办理流程,及时转办投诉问题,压实办理主体责任,严格审核把关,确保办理质效。该市纪委监委不定期开展工作调度,重点对群众评价“不满意”和办理进度缓慢的投诉事项进行督查督办。会商协商促提升。该市纪委监委定期召集监督单位、责任单位业务人员召开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座谈会,交流工作经验,查找问题不足,探讨工作方法,完善制度机制,提升业务办理水平。反馈回访求实效。该市纪委监委不定期对已办结件进行电话或入户回访,对重点投诉问题开展带案下访,及时了解投诉办理质量,跟踪收集群众对投诉问题办理结果的真实评价,收集意见建议。对办理结果不满意的,要求责任单位重新核实或办理,督促责任单位认真做好线下沟通和反馈回访,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,有力推动了小微权力“监督一点通”服务平台建设各项要求落到实处。
中共明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明光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皖ICP备19006956号
地址:安徽省明光市政务中心大楼12楼 电话:0550-8022722 投稿邮箱:ahmgjw@163.com
技术支持:龙讯科技